5月17日上午,随着2023年全市科技活动周的启动,40场科技活动“蓄势待发”,将为市民带来丰盛的科技盛宴。
【活动】40场科技活动“密集”来袭
【资料图】
启动仪式上,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、德国汉堡自然与人文科学院院士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特聘科技顾问张建伟做了题为“人工智能、机器人和我们”的主题讲座,这意味着,我市“郑科普·科学公开课”活动正式“开讲”。
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,郑州将袭来满满的“科技”盛宴——
“银铃跨越数字鸿沟”科普讲座,在今年的5月至10月,依托郑州市社区科普大学各社区分校,面向社区居民,由专业的老师向居民传授预防移动诈骗、金融诈骗的小技巧,活动预计开展100场;
农业科普教育,在惠济区黄河滩地公园内的中远有机农场“七彩稻田”举办农业科普教育及盛大的插秧仪式,让广大群众了解农业技术,亲身体验农事活动;
黄河边的生物多样性之自然笔记科普展,通过向社区公众及学生展示自然笔记作品,开展自然笔记科普讲座,培养学生及家庭以画笔记录自然,认识黄河生物多样性;
麦田里的博物馆,聚集呈现黄河流域7省12家博物馆里的代表性展品,为公众近距离开启一场回溯文明之旅;
科普大篷车进校园,向中小学生普及航天、科技、安全、环保等科普知识,发放相关科普书籍,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讲科学、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……
共40场不同主题的科技活动,为市民送去科技感满满的体验。
【授牌】科普基地 “花落谁家”
在启动仪式上,为2023年郑州市科普示范基地、科普教育基地授牌。
今年,10家科普示范基地分别为:河南博物院、郑州市科技馆、郑州航空港园博园实业有限公司、新郑市城市展览馆、郑州天健网安技术有限公司、河南省国脉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、河南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、河南建业华谊兄弟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、郑州市新视明科技工程有限公司、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10家科普教育基地分别为: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、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、郑州科技学院、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、河南粮食安全宣教馆、达人视界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基地、长江东路小学防震减灾科普馆、北斗卫星导航科普教育基地、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、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郑州研究院。